跨越百年的“三心”路
为深入弘扬科学家精神,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10月30日,思政课教师杨洁在学生公寓10号楼党建活动室,面向25级汽修1班学生及全体思政教师开展了跨越百年的“三心”路专题理论讲座。本次讲座旨在通过讲述科学巨匠杨振宁先生的百年人生与精神追求,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时代内涵。

课程伊始,杨洁老师以一场趣味横生的“猜猜他是谁”游戏开场,通过五个关键线索引导学生猜出了这位科学巨匠——杨振宁。随后,杨洁老师通过生动的视频和详实的资料,向学生们展示了杨振宁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
讲座主体部分,杨洁老师通过“三心”,系统梳理了杨振宁先生的生平事迹。在“初心·问学”部分,课程重点阐述了杨振宁在父亲“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的教诲与西南联大“读书救国”信念熏陶下,如何将个人求学之志融入民族复兴大业。“匠心·问道”篇章则通过“宇称不守恒”与“杨-米尔斯规范场论”等重大发现的讲解,深入诠释了其勇于质疑、严谨求证的科学精神,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与高职学生所追求的“工匠精神”的内在相通之处。在“归心·问根”部分,课程聚焦其晚年放弃美国国籍、全职回国奉献的抉择,深刻阐释了“爱国形式不止一种”的丰富内涵,强调了游子归根、将个人价值奉献给祖国的深沉情感。

讲座内容针对社会上的“三大争议”——是否被过誉、是否爱国、是否“回国圈钱”——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辨析,通过史实与权威评价,还原了一位真实、立体、伟大的科学家形象,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与爱国观。
课程还设置了互动环节,学生们纷纷上台展示了自己对爱国之情的理解和表达。

课堂最后,杨洁老师以“初心是灯塔,匠心是舟楫,归心是港湾”作结,勉励同学们“锚定报国之初心,磨砺专业之匠心,永葆赤子之归心”,在新时代写下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民族的青春篇章。
本次讲座以科学家精神为载体,成功地将科学探索、人生追求与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是我校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次富有成效的实践。(供稿人:杨洁 审核人:肖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