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系部动态 >> 正文

理论宣讲进社区 思政育人零距离 -----思政部教师深入学生社区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作者: 马玉枝 发布日期: 2025-09-25

为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社区生活课堂紧密结合,9月25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教师马玉枝走进学生公寓10号楼党建活动室,面向24级人工智能2班学生及全体思政教师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生动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中国化时代化”专题理论讲座。此次活动将高深理论融入生活场景,是学校创新高职思政育人模式、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

讲座伊始,马玉枝老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在中国传播”这一问题切入,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他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永葆青春,关键在于其开放和发展的理论品格。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讲座主体部分,马玉枝老师运用丰富的历史文献和生动案例,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历程与辉煌篇章。他重点阐释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并强调,这一“结合”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正是通过持续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指引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马老师特别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她鼓励同学们,要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刻理解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增强辨别是非、坚定信念的思想根基。

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讲座逻辑清晰、说理透彻,有助于大家从更宏阔的视野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今后将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砥砺品格、增长才干、技能报国的实际行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活动是我校构建“大思政”格局、推动思政工作力量下沉到学生社区一线的有效尝试。通过“送讲上门”的社区讲座形式,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更让党的创新理论以更亲切、更接地气的方式抵达学生内心,有效增强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供稿人:马玉枝   审核人:肖慧敏)




关闭